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徵是血糖水平升高。血糖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由胰島素調節進入細胞。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可分為1型和2型兩大類。而兩者在病因、發病機制、症狀、治療和預防等都有着顯著的差異。接下來就讓糖尿病專家,張偉成醫生為大家細說兩者的分別。

甚麼是一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胰島素產生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張偉成醫生表示,1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病,但也有在成年人中發病的病例。

一型糖尿病的病因

1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環境因素等有關。

一型糖尿病的症狀

  • 血糖升高:多尿、口渴、易飢、體重減輕、疲勞、視力模糊、皮膚瘙癢、尿頻、尿急等。
  • 酮症酸中毒:嚴重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症狀包括口臭、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急促、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一型糖尿病的治療

1型糖尿病需要終身胰島素注射治療。張偉成醫生表示胰島素可以幫助將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

甚麼是二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通常在成年人中發病。張偉成醫生表示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包括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

2型糖尿病的病因

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遺傳因素:2型糖尿病具有遺傳性。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則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包括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
  • 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是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超重或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即胰島素無法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 缺乏運動:缺乏運動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體重增加,從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 不健康飲食習慣:不健康飲食習慣包括攝入過多糖分、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以及攝入不足的纖維。這些飲食習慣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體重增加,從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二型糖尿病的症狀

  • 血糖升高:多尿、口渴、易飢、體重減輕、疲勞、視力模糊、皮膚瘙癢、尿頻、尿急等。
  • 併發症: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包括心臟病、中風、腎臟病、失明、截肢等。

二型糖尿病的治療

2型糖尿病早期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或口服藥物治療來控制血糖水平。生活方式干預包括維持健康體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戒菸。口服藥物包括雙胍類藥物、磺脲類藥物、α-糖苷酶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DPP-4抑制劑等。張偉成醫生表示,如果生活方式干預和口服藥物治療無效,則需要注射胰島素或其他降糖藥物。

一型與二型糖尿病哪種比較嚴重?

張偉成醫生表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各有嚴重的一面。

1型糖尿病的嚴重性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原因不明確,目前尚無治癒方法,患者需要終身胰島素注射治療。加上發病年齡較早,患者往往需要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發展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此外,張偉成醫生表示,1型糖尿病患者還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

2型糖尿病的嚴重性

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明確,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或口服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然而,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否則容易出現併發症。張偉成醫生表示,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較晚,患者往往在成年人之後才發病,因此患者的平均壽命往往低於健康人。

總括而言,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是嚴重的慢性疾病,均需要積極治療和控制。張偉成醫生表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關鍵。

糖尿病的預防

張偉成醫生稱,糖尿病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通過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維持健康體重

超重或肥胖是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減肥或保持健康體重可以顯著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健康飲食

遵循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水平。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少吃加工食品、含糖飲料和紅肉。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水平。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 75 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

戒煙

吸煙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戒煙就可以降低及預防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